当前位置:首页 > bet官网_365app下载
贴心完善,保障您购买无忧~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1.66亿元,同比增长7.14%;归母净利润7.53亿元,同比减少35.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15亿元,同比减少19.68%。在扣除深圳市神州数码000034)国际创新中心(IIC)负向影响后,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3.05亿元,保持正向增长。
点评:2024年公司营收维持增长,扣除ICC负面影响后净利润保持正向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1.66亿元,同比增长7.14%;归母净利润7.53亿元,同比下降35.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15亿元,同比下降19.68%。利润端出现下滑的根本原因是,公司持有的深圳市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IIC)资产虽已实现部分销售,但是销售毛利未能弥补因资金占用而产生的财务费用,以及因房地产市场因素引发的资产减值,对公司的净利润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若剔除该影响,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3.05亿元,保持正向增长。分业务看,IT分销及增值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44.51亿元,同比增长6.84%;自有品牌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81亿元,同比增长20.25%;数云服务及软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65亿元,同比增长18.75%,公司各项主营业务发展良好。在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21%,同比增加0.22pct;销售净利率为0.61%,同比减少0.4pct。在费用率方面,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62%,同比增加0.31pct;研发费用率为0.29%,同比保持不变。
AI驱动数云业务成效显著,自有品牌业务在关键行业持续突破。在数云服务及软件业务方面,2024年,公司实施的“AI驱动的数云融合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公司加大在汽车行业投入,围绕车端智能化、营销数字化等构建重点方案,2024年签约18家战略级车企企业。除了巩固与传统云服务商如Auzre、AWS、华为云等的合作基础,公司进一步拓展了与字节跳动的合作。此外,2024年,公司推出神州问学AI原生赋能平台,该平台深度整合算力、模型、知识与应用四大核心要素,为企业构建起高效、可迭代的AI开发环境。在自有品牌产品业务方面,2024年,公司在厦门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新建合肥生产基地并正式投产。公司在金融、运营商等关键行业持续取得突破,2024年,公司先后中标中国电信601728)服务器集采项目近10亿元、中国移动600941)新型智算中心采购项目20亿元、兴业银行信创鲲鹏服务器框架采购项目近2亿元等。
投资建议:公司深度绑定华为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于信创及AI算力浪潮。预计公司2025—2026年EPS分别为1.76和2.32元,对应PE分别为21和16倍。
公司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公司不断强化业务聚焦,有望受益特高压行业内需景气
事件:许继电气000400)2025年4月11日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盈利收入171亿元,同比+0.2%;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11%;扣非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22%;销售毛利率20.8%,同比+2.8pct;销售净利率7.6%,同比+0.6pct。
投资要点:2024年公司收缩低毛利集成业务,直流业务获得迅速增加。公司智能变配电系统实现盈利收入47.1亿元,同比+3%,毛利率24.3%,同比+1.6pct;智能电表营收38.7亿元,同比+11%,毛利率24.7%,同比-0.6pct;智能中压供用电设备营收33.5亿元,同比+7%,毛利率18.8%,同比+2.5pct;新能源及系统集成营收24.6亿元,同比-37%,毛利率8.1%,同比+2.7pct;直流输电系统营收14.4亿元,同比+102%,毛利率30.9%,同比-11.4pct;充换电设备及其它制造服务营收12.5亿元,同比+4%,毛利率14.2%,同比+3.6pct。
2025年直流行业需求景气,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根据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安排,2025年预计核准开工特高压直流5条。据《中国能源报》资讯,今年将投产特高压线路“两交五直”,未来几年列入计划可能开工特高压“十六交十二直”,“十五五”期间我国特高压工程投资预计将保持稳定。此外,背靠背联网、海风等场景也呈现景气上行趋势,带来了直流设备增量需求。公司作为直流设备核心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是直流设备头部企业,由于2024年公司业绩低于我们之前预期,我们适当下调公司未来业绩预期。预计2025-2027年公司有望实现营业收入183/200/2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9%、+10%;归母纯利润是14.5/17.7/21.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21%、+20%,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X、13X、11X。受益行业景气,公司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市场之间的竞争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特高压建设没有到达预期,电网投资不及预期。
工程机械作为典型的资本品属性行业,需求侧分析一直是行业研究框架的重点。从企业估值体系来看,影响因素包括行业所处周期位置、需求量开始上涨动能和公司自身α等(业务布局、产品线拓展及经营质量等)。站在当前时点,工程机械行业国内周期、全球化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展望后续国内、出口增长动能成为行业关键。同时,从徐工机械000425)的角度,公司在混改后以“新徐工”的面貌重新出发,相比上一轮周期变化也非常显著。经历行业周期跌宕和公司发展蝶变后,我们试图通过本篇报告,去探讨中长期公司成长持续性,以及在新的逻辑框架下,公司能否突破以往国内周期股的估值框架并迎来价值重估。
国内方面,当前正处于国内新一轮上行周期起点,短期来看,25Q1国内挖机内销增长好于预期,且行业修复从挖机到非挖传导,由点及面开启复苏。中长期,行业新一轮更新替换周期迎来上行,目前,宏观层面财政政策逐步发力,专项债、化债以及农田水利建设等政策或对行业总体需求产生积极影响。海外方面,占出口接近8成的新兴市场基本盘需求有望延续向好趋势,同时,国产品牌在欧美市场基数、份额较低,有望伴随全球竞争力提升和布局加大继续突破,短期虽有关税扰动,但板块整体对美敞口较小。中长期看,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空间广阔,国产品牌仍处海外拓展快速增长期,海外份额有所提升但依然较低。
1)国际化:在国内周期外寻找需求增量。当前公司的收入利润结构中,海外增量贡献占比慢慢的升高,24H1海外收入、毛利润占比分别提升至44%、47%。公司坚定不移推进“国际化主战略”,形成了出口贸易、海外绿地建厂、跨国并购和全球研发“四位一体”的国际化发展模式,近年来海外份额有所提升但依然较低,全球化拓展空间广阔并有望带动盈利能力中枢提升。
2)产品拓展:挖机补短板,矿机做增量。一方面,公司完成混改及整体上市后,核心品类挖掘机业务的整合为公司价值重估补充了短板。另一方面,矿山机械属于大空间高利润率市场,公司深入布局矿机领域,伴随产品力日益提升,近年来屡次获得海外头部大客户认可,公司矿机业务有望迎来收入、利润率双提升,为价值重估贡献新增量。
3)经营质量改善:盈利能力提升,资产质量改善。公司纯收入能力有望持续上行,或受益于上行期规模效应、产品结构向高端化调整、高毛利的海外收入占比提升、持续推进智改数转网联董事长“一号工程”及全价值链环节提质提效等。同时,近年来公司压实强控风险,通过优政策、联金融、压终端三大举措,逐步实现风险压降,资产质量有望持续改善,估值水平有望抬升。
综上,当前工程机械行业国内、海外景气趋势向上,伴随公司国际化、拓品类、提质量多措并举,有望迎来价值重估,预计2024-2025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61.24亿、82.2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7倍、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稳增长政策落地低于预期,导致基建、地产投资增速下滑;2、海外业务拓展没有到达预期;3、国际贸易关税风险及汇率波动风险;4、盈利预测假设不成立或没有到达预期的风险。
投资要点:中原环保000544)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4.43亿元,同比减少30.33%,归母净利润10.32亿元,同比增长20.00%。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减少46.98%;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44.15%。
自2024年起,公司PPP项目陆续由建设期转入运营期,建造服务收入减少,对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规模造成影响。2024年,公司PPP项目收入22.09亿元,同比减少54.98%,占据营业收入比重由2023年的62.81%下降至40.58%。与此同时,作为公司基本盘的污水处理业务,2024年收入25.24亿元,同比增长20.11%,占据营业收入比重由2023年的26.89%提升至46.36%。另外,2024年,污泥处理处置费收入4.26亿元,同比减少2.78%;供热出售的收益1.54亿元,同比增长10.38%。
2024年,公司毛利率提升幅度较大,较2023年提升16.14个百分点。公司污水处理业务相较公司别的业务属于高毛利率业务,2024年公司污水处理业务毛利率为49.62%,高于PPP项目收入的43.14%,污水处理业务占比的提升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由2023年的28.17%提升至44.31%。
从经营数据看,2024年,公司累计处理污水9.36亿吨,累计供应再生水6284.23万吨,污泥处理量76.8万吨,累计供热面积695万平方米、入网面积1305万平方米。
收购净化公司带来业绩增量,公司污水处理项目相继投运公司于2023年收购净化公司,2024年标的公司实际完成净利润6.54亿元,完成率190.55%。标的公司郑州污水净化有限公司下属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污水处理项目、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商业运营;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污泥处理项目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商业运营;南曹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完成土建、主工艺路线设施安装工作,正在进行通风、除臭、有害化学气体检测、照明等辅助系统安装调试工作。
随着《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建议》等多项政策文件,污水处理行业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污水处理行业已进入成熟期,各细领域的政策指导更精准具体,随着环保企业综合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的提升,有望推动环保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根据住建房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污水处理厂2967座;2023年全国污水处理总量651.87亿立方米。
2024年,公司财务费用为7.62亿元,同比增长1.29%;财务费用率为14%,较2023年提升4.3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为2.72亿元,同比增长19.97%;管理费用率为5.00%,较2023年提升2.10个百分点。销售费用为112.60万元,同比减少20.40%;销售费用率为0.02%,较2023年下降0.02个百分点。研发费用为1.15亿元,同比增长1.87%;研发费用率为2.11%,较2023年提升0.67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应收账款达67.86亿元,同比增长65.27%,对公司的现金流产生压力,需关注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公司全年各类资产减值损失计提1.05亿元。公司出台《应收款项管理办法》,加大应收款项回款力度。
盈利预测和估值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38亿元、14.24亿元和15.74亿元,对应每股盈利为1.27、1.46和1.61元/股,按照2025年4月14日8.08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6.36X、5.53X和5.00X,考虑到公司估值水平和行业发展前途,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竞争风险;应收账款回款没有到达预期风险;系统风险。
杏仁露市场规模稳定,公司龙头地位显著。杏仁露属于植物蛋白饮料的细分赛道,该细分赛道已确定进入成熟期,行业需求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杏仁露生产厂商,市占率达到90%,龙头地位显著,具有多年生产植物蛋白饮料的经验和历史。公司营收依赖大单品“露露”杏仁露,这中间还包括原味、无糖、浓情款、迷你款、经典低糖等。除此以外还有核桃露、果仁核桃露产品、杏仁奶、巴旦木奶等产品。24H1,“露露”杏仁露收入占比达97.54%,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别的产品收入占比均不高,果仁核桃系列收入占比为2.28%。
部分重点原材料价格回落明显,利好公司毛利率。野山杏仁、白砂糖、马口铁罐是公司目前产品的重要原材料以及包装物。24年6月份起新一年的野杏成熟产量好于去年,苦杏仁采购价同比有较大幅度回落,根据甘肃苦杏仁采购价,24年8月至25年2月苦杏仁采购价基本保持在24-24.5元/千克,去年同期价格在35-40元/千克,同比下降约30%-40%。白砂糖采购价格自24年7月份以来整体也呈现下降趋势,25年1月白砂糖采购价约为5900元/吨,同比下降约6%。
股权激励提升企业内部积极性。公司2024年4月17日股权激励落地,根据2024-2026年各年度业绩完成情况确认解除限售比例,其中营收考核占60%,利润考核占40%,以2023年为基础,未来3年营收考核目标值为32.5/36/40亿元,净利润目标值为6.8/7.4/8亿元,整体考核在当下消费环境下,对露露作为细分行业龙头、提出了保持连续的收入/利润双增长,激发出公司更大的积极性。
公司推出新品养生水系列,搭上行业高增红利,助力公司在消费场景及市场上进步一开拓。近年来,中式养生水行业在中国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市场规模逐年扩大。24年养生水市场规模预计30亿元,根据《2024年中国中式养生水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洞察报告》,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大关。2025年公司推出新品养生水系列,主打中式养生、药食同源的理念,突出配料表干净、低糖、0香精、0添加剂、甄选草本、细煮慢熬等特点。目前共有四款口味,分别是桂圆姜枣、陈皮乌梅、枸杞桑葚、枇杷秋梨,于3月春糖亮相,随后电商多平台发售、线下多地市场齐头并进铺货。产品配料既具有一定的功效、养生价值,又是日常所见真实食材,其中乌梅山楂养脾胃、平肝火,陈皮解暑消渴,枸杞桑葚补精益气、神清气爽,桂圆姜枣温补正和。新品定位既合乎行业健康化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顺应了民间传统文化兴起的潮流。当前的市场参与者中还包括元气森林、好望水、魔水师等品牌。养生水行业仍处在发展初期,公司有望分享行业快速地增长的红利。
此外公司核心单品杏仁露年节消费场景、北方市场占比较大,新品主打日常消费、口味上南北方市场的普适性更强,公司通过新品能将产品、渠道和品牌开拓至更开阔的消费场景和市场中去。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外部需求的逐步恢复,我们较前次盈利预测略做调整,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盈利收入31.71/34.51/38.03亿元,同比+7.32%/8.83%/10.19%;实现归母净利润6.44/7.13/7.77亿元,同比+0.93%/+10.67%/+8.96%,对应EPS为0.61/0.68/0.74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5/13/12倍。此外回购+高分红,公司有望维持高股息率。假定25年公司维持66%的分红率,同时考虑到回购的因素(24年10月公司发布回购方案,拟回购3000万-6000万股,回购数量取平均值4500万股),则对应25年股息率为5.13%,远高于当前国债收益率1.8%的水平。我们看好公司继续维持稳健发展动能,当前估值极具性价比,核心单品需求基本盘较稳,成本逻辑开始兑现,激励落地后积极求变,新品切入高成长养生水赛道拓宽消费场景及市场,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盈利收入18.6亿元,同比+49.7%,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38%。其中24Q4营收6.3亿元,同比+57.8%,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34.1%。
收入端:悬架系统零部件产能&订单释放驱动收入高增。2024年公司营收18.6亿元,同比+49.7%,主要是悬架系统零部件产品放量,悬架系统零部件(悬架弹簧+稳定杆)2024年收入16.3亿元,同比+60.2%。公司与国内知名品牌车企和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打造了公司与车企、零部件供应商一起发展的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公司客户包括比亚迪002594)、吉利、长城、红旗、长安、北汽、上汽、奇瑞、江淮、理想、蔚来、小鹏、领克、stellantis、赛力斯601127)、东风日产、一汽东机工、瑞立集团、万都、万安科技002590)、南阳淅减、法士特、采埃孚、瀚德、克诺尔、班迪克斯等,优质的客户结构助力公司业绩稳健提升。
盈利端:Q4毛利率环比向上,减值影响净利率。24Q4公司毛利率27.12%,同比-0.26pct,环比+0.44pct,同比下降主要是有会计准则调整影响,环比仍然呈现向上态势,预计得益于订单释放产能利用率饱满。24Q4共产生0.23亿元信用资产减值和资产减值,导致24Q4净利率环比下降,经营性盈利稳健向上。
产能建设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迎拐点。公司23年公告使用部分超募资金和自有资金对外投资建设“年产900万根新能源汽车稳定杆和年产10万套机器人及工程机械弹簧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24年上半年公告在重庆市渝北区投资建设“华纬科技001380)重庆生产基地”,计划总投资约6亿元,进一步承接西南地区订单,提升市场占有率。2024年是华纬全球化战略迈出关键步伐的一年,2025年公司将以“立足本土,辐射全球”为战略方向,在德国、墨西哥、摩洛哥三地落子布局,其中在德国设立研发与海外市场中心,在墨西哥与摩洛哥建设双生产基地。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纯收入能力稳步提升,调整25-26年归母纯利润是2.84/3.56亿元(前值为2.8/3.3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4.4亿元,25-27年同比增速分别为+25%/+25%/+23%,对应PE分别为18X/14X/12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客户的真实需求没有到达预期、产能扩张没有到达预期等。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1.7亿元,同比+9.9%;实现归母净利润8.4亿元,同比+14.2%;扣非归母净利润8.0亿元,同比+21.1%。
营收稳健增长,业绩提升略超预期。2024年公司营收171.7亿元(+9.9%),分业务来看,物业管理营收164.9亿元(+11.7%)、资产管理营收6.7亿元(-4.0%),其中物管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管面积提升5.8%至3.65亿方。物管业务,基础物管/平台/专业增值收入分别增长10.6%/-8.2%/23.8%。值得强调的是,贡献最大的基础物管毛利率提升近2pct至10.7%,拉动公司综合毛利率增长。资管业务,商业运营/持有物业收入同比-7.3%/-2.3%,毛利率分别+0.3pct/-4.4pct。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同比提升14.2%,利润端增速高于营收端,主要得益于1)基础物管毛利率改善带动综合毛利率提升0.4pct至12.0%;2)费用率控制较好,2024年公司管理费用率下降0.37pct至3.5%,财务费用率因有息负债规模压降而降至0.2%。
市拓成果显著,非住宅业态优势巩固。公司2024年实现新签年度合同额40.3亿元,基本与2023年持平,其中第三方新签年度合同额36.9亿元,占比逐步提升4pct至92%。公司在市拓方面巩固非住业态优势的同时,积极发展住宅业态,住宅/非住宅新签合同额分别为3.0/34.0亿元,同比增长47%/2%。一方面,公司激活在管项目价值潜能,带动拓展新签年度合同额5.6亿元,另一方面继续精耕非住宅业态细分赛道,2024年医疗/交通/IFM业态分别实现新签合同额1.8/1.6/3.2亿元。
应收账款同比下降,现金流延续良好表现。截至2024年末,公司应收款余额为22亿元,同比下降4.4%,回款管控良好;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18.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对归母净利润的覆盖比例高达218%,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约45.7亿元,同比增长5.7%。
维持买入评级,调整目标价至14.04元。根据24年报经营情况,我们调整了对公司在管面积和各项业务收入及毛利率预测值,以及费用率的预测,调整后25-27年EPS为1.08/1.26/1.44元(原预测25-26年为1.16/1.56元)。可比公司25年PE为12x,公司关联方支持稳定,外拓能力较强,预计26年业绩增速高于可比公司,维持10%估值溢价,对应25年13x估值,对应目标价14.04元。
2024年公司流感疫苗业务影响业绩增长:依据公司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8亿元,同比下降18.0%;实现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26.6%。其中,血液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10.9%;流感疫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下降53.5%。依据公司年报,虽然2024年公司整体业绩会降低,公司仍实现毛利率61.5%,净利率24.8%,公司业务整体利润空间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强。我们预计公司25E-27E收入增速为12.4%/12.9%/13.1%。
血液制品毛利率稳定,营收增长前景广阔:根据2024年公司年报,血液制品毛利率为54.41%。其中,人血白蛋白和静丙的营收分别达到12.29亿元(同比+16%)和9.29亿元(同比+10%);其他血液制品营收达到10.88亿元(同比+6%)。在我国血液制品严格的监管政策之下,华兰生物002007)作为国内大型血液制品公司,在血液蛋白行业占领龙头地位。根据2024年公司年报,公司的血液浆站规模再次扩大,血浆综合利用效率提高,2024年公司采浆量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达1586.37吨,同比增长18.18%。考虑到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我们大家都认为公司血液制品营收增长前景广阔,我们预计公司25E-27E血液制品收入增速为13.1%/13.6%/13.8%。
疫苗业务未来仍有望保持一定增长:根据2024年公司年报,华兰生物在2024年取得了流感疫苗批签发共计78个批次,流感疫苗批签发批次数量继续保持国内领头羊。根据2024年公司年报,受2024年6月5日公司对四价流感疫苗产品价格调整影响,导致公司疫苗销量同比下降26.6%,影响了疫苗制品的营业收入。我们大家都认为,公司疫苗业务仍有望通过流感疫苗接种率提升,实现以价换量带来收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5E-27E疫苗收入增速将保持在10%左右。
维持买入,下调DCF(WACC:9.0%)目标价至23.30元:我们的目标价对应2025年P/E为31x。考虑到2024年华兰生物流感疫苗收入下降,我们调整了25E/26E收入预测,同时下调了目标价至23.30元。
风险提示:1)原材料成本上升风险;2)血制品产品安全性导致问题;3)药物研发进展低于预期;4)血制品生产风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由于当前贸易冲突对铜价有一定影响,下调2025-2026年铜价预期,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46亿元(较前次下调15%/14%),预计2027年归母纯利润是49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9.1/7.8/7.4倍,公司2025年PE在铜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维持“增持”评级。
该股最近6个月获得机构8次买入评级、4次推荐评级、3次增持评级、1次优于大市评级、1次买入-A评级、1次跑赢行业评级、1次强推评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5-27年EPS分别为0.24元/股、0.29元/股、0.37元/股。综合考虑公司在航空机载领域的龙头地位和技术优势,同时考虑“十四五”军机需求牵引,民品C919大飞机扩产加速,民用航发的国产替代趋势,预期航空装备更新换代需求饱满,盈利能力有望稳步提升,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5年50倍的PE估值,对应合理价值11.81元/股,给予“增持”评级。
该股最近6个月获得机构4次买入评级、3次增持评级、2次强烈推荐评级、1次谨慎推荐评级。